孔子家语·辩政(节选)
佚名〔先秦〕
子贡问于孔子曰:“昔者齐君问政于夫子,夫子曰:‘政在节财。’鲁君问政于夫子,夫子曰:‘政在谕臣。’叶公问政于夫子,夫子曰:‘政在悦近而来远。’三者之问一也,而夫子应之不同,然政在异端乎?”孔子曰:“各因其事也。齐君为国,奢乎台榭,淫于苑囿,五官伎乐不解于时,一旦而赐人以千乘之家者三,故曰:政在节财。鲁君有臣三人,内比周以愚其君,外距诸侯之宾以蔽其明,故曰:政在谕臣。夫荆之地广而都狭,民有离心,莫安其居,故曰:政在悦近而来远。此三者所以为政殊矣。《诗》云:‘丧乱蔑资,曾不惠我师。’此伤奢侈不节以为乱者也。又曰:‘匪其止共,惟王之邛。’此伤奸臣蔽主以为乱者也。又曰:‘乱离瘼矣,奚其适归。’此伤离散以为乱者也。察此三者,政之所欲,岂同乎哉?”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子贡问孔子:“以前齐国的国君问您如何治理国家,您说关键是‘节约财用’;鲁国的国君问您同样的问题,您说关键是‘教育臣子’;而叶公问您时,您又说关键是‘让近处的人心悦诚服,从而吸引远方的人归附’。这三个问题本质上都是问治国之道,但您的回答却不一样,难道治理国家的方法真的有这么多种不同的重点吗?”孔子回答说:“我之所以给出不同的答案,是因为他们各自面临的问题不同。齐国的国君,他大兴土木建造高台亭榭,沉迷于园林狩猎,又经常举办盛大的宴会和娱乐活动,还随意赏赐给臣子大量封地,所以我说治理齐国的关键在于节约财用。鲁国的国君,他周围有三个奸臣,他们在国内勾结起来愚弄君主,对外则排斥
棫朴
诗经·大雅·文王之什〔先秦〕
芃芃棫朴,薪之槱之。济济辟王,左右趣之。
济济辟王,左右奉璋。奉璋峨峨,髦士攸宜。
淠彼泾舟,烝徒楫之。周王于迈,六师及之。
倬彼云汉,为章于天。周王寿考,遐不作人?
追琢其章,金玉其相。勉勉我王,纲纪四方。
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
庄周〔先秦〕
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。庄子曰:“鲦鱼出游从容,是鱼之乐也。”惠子曰:“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”庄子曰:“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”惠子曰:“我非子,固不知子矣;子固非鱼也,子之不知鱼之乐,全矣!”庄子曰:“请循其本。子曰‘汝安知鱼乐’云者,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,我知之濠上也。”